澄清!別被不實新聞誤導!(二之二)

澄清!別被不實新聞誤導!(二之二)

出租農地一定拿得回!

關於中天新聞於今年 8 月 6 日網路《民間特偵組》節目第 97-2 集【獨!光電契約藏”貓膩” 20年地主恐拿不回農地的秘密】之報導內容不實的部分,第二篇澄清稿,說明如下:
質疑一:農地地主租給光電業者建置太陽光電案場,太陽能板下鋪設黑布,植物長不出,下面土地無法再耕種,並無農電共生之實。
回覆:

農電共生是指在露天農地上架設太陽能板,也就是「營農地面型」,必須考量作物日照、在不影響農作物生產的前提下架設太陽能板。

依據影片所在地區判斷此為地面型光電案場並非農電共生案場。

地面型光電案場於太陽能板下鋪設黑布是抑制雜草生長以免雜草影響發電與影響鄰地農作。

也有被鄰地之地主要求在圍籬旁敷設黑布避免雜草蔓延至鄰地。

黑布又稱為雜草抑制蓆或黑色地布,是由經過強化的扁平PE線編織而成。

使用黑布的好處:

  1. 抑制雜草生長:黑布以物理性阻隔光線,可以抑制雜草生長,避免了除草劑的使用。
  2. 減輕病毒病的發生:黑布阻隔了土壤汙染,能大幅減輕病毒病的發生。
  3. 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黑布下的土壤比不覆蓋的更鬆、更透氣。尤其是降雨後,可防止土壤板結,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土壤中氧含量會比露地的高。
  4. 防止水土流失:由於黑布的保護,在暴雨時,土壤不易被雨水沖刷流失。
  5. 防止土壤鹽漬化:黑布覆蓋後,由於土壤水分的移動是由下往上移動,表土的水分含水量高,相對降低了土壤鹽分含量,從而起到抑制鹽分的作用。
質疑二:太陽光電案場入侵農地,光電案場一租 20 年,有些農民擔心 20 年後,是否還能務農?
回覆:

農地經常年耕作後已產生土地退化,若光電施作20年後可恢復土地之活性。

現承租土地之地主多數為年老力衰無耕種能力者,只是為了獲取一份晚年問定收入。

租地合約有敘述合約期滿須恢復原狀及原土地編定,恢復後即可進場耕耘、種植。

質疑三:光電板基樁 3 層樓高,壓路機直接夯實,下雨土壤無法吸水,徑流四處流造成水災。
回覆:
基樁面積僅占該土地千分之一左右,不影響吸水效果,且基樁很容易移除並恢復土地原有之功能使用,一般光電案場無需使用壓路機施工,若有應為少數且局部小面積並會有相關配套措施,不影響逕流。
質疑四:國產署把原本租給農民的地,變成太陽能廠商委託經營,但不寫明委託「誰」經營,所以農民不敢承租,太陽能電纜就埋在土地裡。
回覆:

如影片所指該地塊為屏東新開村段 1174 地號,屬國有財產署之土地,能源公司於 111 年 5 月 9 日向能源局提出申請,委託經營國產署該地塊,作為管路埋設並於 111 年 11 月 14 日取得該土地委託經營合約。(附件 1-1)

如當初能源局核可後向國產署提出申辦委託經營時,該地塊如已由他人承租中,國產署並不會將該地委託經營。
由於光電業者每一塊土地都會合法向私人或權屬機關承租,凸顯出部分農民占用國有地使用與耕作的問題。

質疑五:太陽能廠商破壞農地,用低階混凝土埋管線,水沖刷後泥沙流出影響排水。
回覆:

依影片中所指地塊非為農地若有耕種即為非法種植,此地塊在業者尚未進場施工前本就雜草叢生,於施工後業者將此地塊整平恢復原狀。

(下圖為施作前照片已為雜草叢生)

2-2-1
2-2-2

光電業者所有管線設計埋設深度,管頂之高度為原地面往下 1.2 米,所澆置之 CLSM 為工程法規管線埋設施工所依據之準則,施工廠商皆按施工圖說標準施作,而畫面中所指該處為平地何來大水沖刷之說法。

案場埋管施工完成後光電業者皆會將土地恢復原狀,另 7/27、28今年第5號颱風「杜蘇芮」襲台及 8 月初連日下雨並未造成任何排水問題的回報

質疑六:屏東農民與光電商契約內容中,寫明提前解約計算方式為年租金十倍懲罰性違約金實在太高(消保法中因企業經營者重大過失所致之損害賠償金最高也不過 3 倍)。
回覆:

經諮詢執業律師本商務契約並無消保法之適用。租賃合約屬雙方合意約定所簽屬,並無違法爭議。

於現場實務上簽約的地主與農民有許多也將合約請其律師檢視後並無異議。

質疑七:若農民與光電廠商簽訂光電契約,農民須放棄留置權,光電商可利用土地向銀行申請融資。清大科法所翁曉玲教授高度懷疑光電廠商是否利用老農無經驗,欺騙農民簽屬契約。
回覆:

留置權係指地上物(太陽能設備)融資與土地融資並無關連。

業者與地主簽約前均有詳細逐條說明每一條文之意涵,並經第三方公證人在場公證簽約,保障地主權利。

質疑八:政府若是鼓勵農民將土地承租給光電業者,應該好好輔導農民及其家人,告訴農民若是承租給光電業者時,農民應有的權益。
回覆:

業者與地主簽約前均有詳細逐條說明每一條文之意涵,並經第三方公證人在場公證簽約,保障地主權利。

協會聲明:

多數光電業者都是合法成立、誠實納稅、投資台灣、投資屏東之優良廠商。以 ESG 企業精神: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作為公司指標,如今遭受特定人士許多未經平衡的言論攻擊,甚感需要媒體、大眾與政府的支持與了結才能讓企業與在地共生共榮。